為進一步密切黨和群眾的血肉聯系,玉泉區興隆巷街道辦事處六中社區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,主動知民情、解民難、排民憂,切實解決聯系服務群眾“最后一公里”問題,在社區推出了“延時服務”,即社區工作人員在周一至周五每日中午延長一個小時的工作時間,給來轄區辦急事的居民特別是上班族帶來方便,真正打造出“全天候、全方位、全覆蓋”的社區服務新格局。
社區實行延時工作制后,在方便居民的同時,也大大提升了社區工作者的能力。“延時服務”的推行,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社工“各管一攤”的分工狀態。居民辦理的業務各不相同,這就要求社區工作者對各項業務都要“吃得透,拿得起”,為使社區工作人員盡快熟悉各項工作,社區將定期開展崗位和業務交流學習會,全面提升整體工作水平,逐步在社區實施一崗多責、一人多崗,培養“全科社工”。六中社區干部齊竹清感慨地說:“我以前是負責計生工作的,實行延時工作制后,各項業務都得盡快熟悉,因此一有時間就抓緊學習,希望通過努力可以為居民提供更全面優質的服務。”
除此之外,社區還面向年邁、殘障等行動不便的居民提供“預約上門服務”,以最大的限度方便群眾辦事,得到了轄區居民的一致好評。